2022澳門中小型企業營商指數信心調查新聞發佈會

分享至

   

    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委託澳門研究中心進行的“2022澳門中小型企業營商指數信心調查”於4月19日發佈。調查結果顯示,中小企營商信心指數只有30分,當中超過85%的受訪中小企表示,生意比疫前少近半;31.5%的企業因應疫情而裁員;近10%企業表示將會停業。與此同時,32.1%的企業認為深合區有正面影響;53.4%希望到橫琴發展,但當中能落實或在計劃中的企業只佔5.8%及7.7%。

    三成企業疫下裁員

    問卷收集504家本澳企業,涵蓋餐飲、零售、會展和旅遊等八個行業,超過六十種行業種類,是近兩年首個針對澳門中小企營商環境及前景信心的調查。

    本會常務副會長陳美儀表示,今年中小企營商信心指數只有30分,遠低於指數的正負分界線50,顯示澳門中小企對營商環境的看法甚為負面。與一九年疫前由社會研究智庫發表的同類型調查相比,下跌1倍。這個“翻天覆地”的變化,值得政府和社會反思。

   面對疫下新形勢,相信政府意識到中小企經營困難,提出系列扶持措施,但這只能解燃眉之急。面對內外疊加的負面因素,中小企營商信心已跌至低谷,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是要透過明朗的發展政策,逐步挽回中小企信心,讓中小企發揮牽引作用,吸引更多投資扎根發展澳門。

    今年的中小型企業營商指數信心調查在二月期間進行,當時周邊疫情還未出現大爆發,各種壞消息也不多,相信現時中小企的營商信心變得更差。

    疫前澳門旅客屢創新高,多年來各大博企和中小企積極投入和發展,無論是旅遊設施、酒店配套以至連帶中小企都因應自身能力擴展,澳門已發展至每年可接待三千萬以上旅客承載力的規模。面對經濟急速“潮退”,中小企自然首當其衝。

    澳門中小企非常認同和配合特區政府提出的“轉型”和“橫琴深合區發展”等政策,但現實是這兩年的四面夾擊,很多中小企“身受重傷”,有的甚至“出師未捷身先死”,如何參與其中?

    澳門屬微型經濟體,中小企經營困難,甚至開始出現結業潮,很容易就會引起不同的連鎖反應和社會問題,最直接的是就業問題。政府公佈今年二月份本地居民失業率是百分之四點三,但相信這已遠落後於現實情況,且澳門每年還有逾四千名應屆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,面對博企收縮、中小企倒閉,整體職位數量銳減,社會將如何消化這些人力資源?大批原本有穩定收入的中等階層,失業後如何維持生計?

    政府提出系列措施,如再推電子消費券、帶津培訓、貸款擔保等,這些都是非持續性的短期措施,只能解燃眉之急。面對內外疊加的負面因素,澳門中小企需要的是穩定營商環境,需要的是特區政府提出社會發展方向,需要的是實事求是的具體政策。

    有超過85%的受訪中小企表示,生意比疫前少接近一半;加上因博彩業進入了調整期、全球經濟不景、外圍負面因素及政策調控等影響,澳門旅遊及娛樂業急速進入“寒冬期”;經過十多年來的經濟持續發展,中小企經營成本包括租金、人力資源、原材料等已大幅上升,多重負面因素疊加,中小企營商環境更顯得舉步維艱。

    31.5%的受訪中小企因應疫情而裁員,當中以“旅遊及娛樂業”53.7%及“會展及文創業”48%最為顯著;需要作出業務轉型的亦有23%,當中“會展及文創業”更高達59.5%。

    逾半有意橫琴發展

    調查也探討中小企對參與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”的意見,結果顯示有32.1%的中小企認為深合區會有正面影響;53.4%表示希望到橫琴發展,但當中落實或在計劃中的企業只佔5.8%及7.7%,說明澳門中小企業並非故步自封,也有“走出去”的想法,只是既缺乏方向也無從入手,這也正好反映“前景雖好,但也需政策扶持”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澳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鄔錦禧陳述報告時提到,報告建議政府應以務實的態度,清晰闡明橫琴深合區的發展方向和政策,對澳門企業進入區內發展爭取更大扶持和優惠,如提供技術培訓、稅務優惠、手續簡化、融資便捷等,從而進一步協助澳門中小企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

    發佈會於昨日下午三時假本會會址舉行,出席的還有本會會長周錦輝、理事長馮健富、監事長李子豐、顧問方永強以及一眾理監事及會員等。

聯絡方式

辦公時間